提要
据证券时报记者赵黎昀10月消息,河南省在“十四五”期间资本市场的作用愈发明显,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加,龙头企业如牧原股份和双汇发展借助资本市场巩固行业地位,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创新。河南资本市场不仅为粮食生产和制造业注入金融动能,还为企业融资提供支持,助力高质量发展。展望“十五五”,河南将继续专注于智能化、绿色化和高端化,推动产业链集群发展,服务科技创新。【证券时报链接】
商机眼
在过去五年中,河南省的资本市场在科技金融领域展现了显著的发展,尤其是在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规模方面。到2023年,河南地区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从2020年末的87家增至112家,其中北交所上市企业达到13家,总数位列中部六省首位。自2021年以来,债券融资也显著增加,连续四年超出1000亿元,存量规模增至4958亿元,债券发行加权平均成本降至2.66%。此外,河南省的科技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以突破技术瓶颈,推动了产业的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。 例如,牧原股份在2025年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,营收从2020年的56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79亿元。该公司还发行了3亿元科技创新债,专用于生猪养殖产业链的智能化管理和疫病防控技术研发,并累计申请专利2276项。多氟多在2023年成功定向增发20亿元,计划用于锂电池核心材料的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,展示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。 截至2025年8月,河南省市值百亿元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达35家,八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,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均创下新高。河南上市公司整体研发强度在2024年达5.57%,同比提升2.5个百分点,表明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。 河南的期货市场同样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截至2023年8月,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期货品种27个,成交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5.03%。河南省还通过“基金入豫”行动,吸引私募创投基金投资于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,投资本金达到546.75亿元,进一步推动了科技金融的发展。 展望未来,河南省将继续深化与各大证券交易所的合作,推动更多企业上市融资,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,致力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整合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