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

据央视网2025年消息,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,2025年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.46万亿元,超九成流向企业,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保持高水平,科技、绿色、普惠等领域贷款增速显著,信贷结构持续优化。在此背景下,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,助力科创企业和农业发展,提供个性化贷款解决方案,推动低碳转型升级。【荆楚网链接

商机眼

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,2025年前8个月,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3.46万亿元,其中超九成的新增贷款流向企业,达12.22万亿元,显示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强有力支持。科技、绿色、普惠及三农等领域的贷款增速显著,信贷结构持续优化。特别是在制造业,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增加,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,积极助力科创企业的发展。例如,在武汉,一家企业获得了5000万元的科技贷款,而在安徽,通过“共同成长计划”,一家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获得了7000万元的授信,帮助解决了研发资金不足的问题。 此外,关于涉农贷款,2025年以来,我国在这一领域也持续增长。天津的渔民张欣强通过银行的“渔船贷”获得了500万元贷款,用于更换渔船。江苏盐城的种植户们也通过“西兰花贷”获得了5000万元的专项额度,扩大了西兰花的种植面积,促进了产业发展。 在绿色金融方面,江西的一家新材料企业获得了1000万元的贷款,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,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500吨。鹰潭市则出台了铜产业转型金融团体标准,通过精准支持低碳转型企业,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00亿元,为铜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动能。这些数据和措施展示了科技金融在推动经济发展、助力企业成长以及实现绿色转型方面的重要作用。